悠悠千载运河水,绵延南北数千里,京杭大运河成为古代交通大动脉。她滋养了沿岸人民,催生了一座座运河名城。8月31日-9月1日,文法系“古运河·新发展”调研山东实践团先后到达“东方学界泰斗季羡林之乡,中国运河名城之都”——临清市和被誉为“挽漕之襟喉”、“天府之肘腋”、“江北一都会”的聊城市。
临清素有“繁华压两京”、“富庶甲齐郡”之说。物畅其流、商贾云集、人文荟萃,无疑是她的真实写照,也因此更是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临清运河文化。运河两旁,古代建筑错落有致,保存完善,古老而沧桑。队员们行走在其中,被她那种厚重的历史感所深深震撼。常年生活在运河沿岸,深受运河文化底蕴影响,老年人的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。运河河畔不乏垂钓者,一位老年人动情地讲道:“近年来,运河的水质变好,鱼的数量逐渐增多,垂钓使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绚丽多姿。”公园里,随处可见吹拉弹唱的老艺人,他们热情地向队员们讲解古运河的历史发展概况。
队员们相继参观了鳌头矶、舍利宝塔、清真寺、钞关、县衙南门阁楼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在临清的最后一站是临清文化中心,队员们在文化中心进行了参观和学习,对临清段的运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浓郁的文化氛围更是造就了众多名人,“承历代师表德合古今,集群贤大臣学贯中外”的国学大师季羡林,“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”张自忠将军等众多历史名人成就了临清“千年文化古县”的美誉。
在聊城,调研团一行前往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,队员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求,在解说员的引导下了解了世界上现存的十条知名运河,领略到世界各国运河的别样风情。随后,解说员着重讲述了中国大运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开凿整修历程、运河贯通及穿黄等治河秘密、运河沿线的民俗风情、文物遗迹、治河名人等。队员们认真地阅读展示厅内的介绍,深刻地感受到大运河开凿的鬼斧神工,更是被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撼动。紧接着,调研成员前往东昌湖风景名胜区:水面辽阔、风景秀丽、碧波荡漾的东昌湖;集商业与文化并重的山陕会馆;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,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。风景区内可谓是现代感与历史感并存。更是集中体现了聊城“水、古、文”的特色,营造出“城中有湖,湖中有城,城湖河一体”的独特风貌。
为了使调研成果更加真实有效、涉及的调查人群范围更多更广,团队成员在下午5点在广场发放调查问卷。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,许多市民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倾囊相授。通过这一举措,队员们收获颇丰。调研团成员陈煜森深情地讲道:“在寻访临清和聊城后,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熙攘纷繁,感悟到了这里独特的风土和人情,领略到了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。”(文:孙欣 图:徐文杰)
|
|